文化动态
浅析文征明的细笔山水画风
作者:鹿静  学位年度:2014-01-01 关键词:细笔山水 文征明 青绿 文人画 
描述:文征明是明代中期画史的关键人物,是吴门画派的领袖,是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最有影响力的画家。文征明光大、丰富了沈周的艺术语言,是他使得吴派压倒院体,将中国文人画再次推向了高峰,并使得吴门画派可与浙派抗衡,并独领画坛风骚50年。他是明四家之一,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大家。他书法成就高,人物、花鸟、山水画艺精湛。尤以山水成就最高。他的山水画又分细笔山水和粗笔山水,其中细笔山水最有特色,贡献最大。文征明的山水画作品很真实但又没有失去艺术之美,他在山水画创作上又很看重人品的修养。他是一位勤奋的画家,通过大量史料可查出他有多达一千五百余幅的作品,其晚年画名甚至超过了其师沈周。文征明在山水画上有显著的成绩,对元代山水画、院体山水画,皆有新的超越。文人山水画一直很注重写意的画法,文征明则开创了一种很工细的文人山水画画法,并且把他发展开来。他注重诗、书、画、印的交融,使得文人画的这一优良传统更趋向普遍、完美,对明代后期乃至清初的画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氏一族,都是画坛的高手,祖传画技,左右了一代画风,其弟子也众多,直到明末清初而不绝,主盟画坛近百年,影响巨大。本文旨在分析文征明的细笔山水画特点以及他对青绿山水的改造。
多重身份的完美演绎—龙应台散文创作浅论
作者:魏青云  学位年度:2014-01-01 关键词:角色 龙应台 亲情散文 知识分子 
描述:龙应台是台湾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她的作品本身及作品引发的广泛社会反响都值得关注和研究。龙应台的人生历程丰富多彩,多变的社会角色为她的写作注入了不可多得的创作元素,因而每个阶段每种身份都给当时的作品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写《野火集》的龙应台,从美国学成返台,带着几分陌生的眼光观察台湾社会,对当时社会的种种陋习不能“熟视无睹”,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大声疾呼,引发了经久不衰的社会热潮。写《人在欧洲》、《看世纪末向你走来》的龙应台,是定居在欧洲行走于世界各地的中国作家,这种多元文化碰撞的生活极大地开阔了她的视野,培养了中西比较的思维模式,形成了全球化的视角。写《孩子你慢慢来》的龙应台,是初为人母母性意识觉醒之后的年轻妈妈,为了小生命甘当家庭主妇,享受孩子带来的改变和喜悦。写《亲爱的安德烈》、《目送》的龙应台,从政坛回归文坛,从官员回归学者,是母亲,是女儿,写出了中年女性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困境。写《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龙应台,经过多年人生历练后,形成古今中外纵横交错的认知参考系,着眼于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不可抗的命运,回归对“人”的关怀。二十多年的时间给龙应台带来了社会身份的不断变化和不同角色意识的逐渐清晰,让她不断调整着对社会、家庭和人生的姿态,以独特的视角和极具个人特色的文风成为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台湾作家。
唐寅画史地位考
作者:魏辉  学位年度:2010-01-01 关键词:山水画 画史地位 唐寅 
描述:明代中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绘画的性质也随之慢慢得发生微妙的变化。宋代画院画家为宫廷贵胄作画的专门职责,以及元代文人士大夫习惯以逸笔草草,自娱自乐的目的而作画的思想亦开始逐渐地被一种主动参与市场,践行“亦利亦行”的绘画思想所取代。作为明代绘画史上最负盛名的“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了绘画的商品化市场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同时使得原本经纬分明的文人画与画工画之间逐渐得发生融和与补充,文人画与画工画之间的分野似乎也变得模糊起来。唐寅就是其中一位富有争议的画家。唐寅出身于市井细民之家,却“贾而仕行”,饱读诗书,且曾高中南京解元,他是无可争议的文人,文人当画文人画,然而他的山水画却主要取法于南宋著名院体画家李唐,也曾一定程度上受到另外一位院体画家周臣的影响。其山水画既取法于南宋院体绘画,又能在院体山水画的刚劲而朴茂的艺术格调中融入自己特有的那种潇洒俊逸与温文尔雅的气质,能够使自己的山水画从严谨的院体画风中透露出一种文人的悠闲与自由的艺术情趣,加上其自题的诗跋,共同构筑了画面中一种强烈的自由而且箫散的文人性格趣味,这也正是唐寅的自身学养所致。唐寅才情横溢的气质,表现在他的山水画中便是运笔的畅达与严谨,风情万种,尤其是他山水画中连绵舒畅,顿挫有致的长线条显示出的是唐寅有如流水行云一般潇洒奔流的才情。唐寅的山水画虽然源师于院体山水,但其绘画造诣已经远远高于一般的院体画家,唐寅自身良好的文学修养,已经使他本身的文化素养与一般的画院画工不同,其许多作品也都明显得体现出迥异与院体绘画的灵动与潇洒之趣,可以说唐寅是以元代文人画的笔墨意趣对南宋院体绘画进行雅化改造的优秀代表。从唐寅的文化身份来看,他是文人画家,而从其山水画艺术的风格而言,唐寅山水画应该是属于文人画的范畴。
杜可风电影摄影艺术风格研究
作者:魏涛  学位年度:2015-01-01 关键词:摄影造型 杜可风 高速摄影 手持摄影 变速 
描述:杜可风参与摄影的作品在国内以及国际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及知名度。在国内外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上,杜可风收获了无数的奖项。杜可风和著名导演王家卫是黄金搭档,合作次数也是最多的。另外,他还和张艺谋、陈凯歌、陈可辛、徐克、赖声川、关景鹏、周星驰、张艾嘉、薛晓璐等知名导演合作过。他还同格斯·范·桑特、巴瑞·李文森等好莱坞导演合作过。另外,他还和日韩的一些导演合作过。由于杜可风与众多国内外导演合作过,拍摄的影片类型也不尽相同,这必然会造成他摄影风格的一些变化。对于杜可风的作品的研究,也有很多学者做过相关方面的研究,如对他所拍摄的《阿飞正传》《花样年华》、《东邪西毒》、《重庆森林》、《英雄》等影片有很多学者都做过大量的分析与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涉及的都是一些表面的研究,研究的内容都比较片面,研究内容也只是局限于对影片的主旨的分析,涉及到摄影风格的分析很少,就算涉及到了摄影风格的也都很片面,只是针对个别影片的分析,没有从宏观上就行分析总结。例如:李力的《那么近又那么远:The Space of a Kiss——杜可风电影影像与电影态度》中,侧重于对杜可风作品的空间、色彩来分析,只是第三部分提到了摄影;张昊的《试论杜可风电影中的表现性用光》中着重从用光方面来分析杜可风的作品,也不够全面;邓郁的《杜可风拍电影犹如与生活做爱》中提到了杜可风的摄影风格,但是分析的也不够详细。对杜可风的摄影历程进行回顾,研究他如何运用自己的摄影技巧来配合导演完成影片的拍摄,最后总结其摄影风格,这是本论文的出发点和重点论述的部分。本论文将通过回顾杜可风历年的重要作品,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重点分析,结合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影像来进行分析研究,对他所拍摄的电影作品中所使用的摄影手法及摄影风格做一个具体而系统的归纳、总结和研究。通过对杜可风前后期代表性作品的分析,从光线、色彩、构图、运动镜头的拍摄方式等方面入手来分析影片中不同的摄影造型手段的使用及其摄影风格的形成,并探讨其摄影风格如何为影片主题和导演的意图服务。最终通过具体的影片分析来总结杜可风的摄影风格。
传承与超越:孝德文化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
作者:高飞  学位年度:2012-01-01 关键词:孝德文化 现代性 社区养老 
描述:传承与超越:孝德文化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
技术德性论
作者:高尚荣  学位年度:2013-01-01 关键词:技术 技术德性 德性 
描述:当代社会中,作为人类基本劳动方式与生存方式的技术,呈现出系统化、建制化、科学化等发展趋势,显示出不同于以往“经验型”技术的内在伦理属性,在创造大量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对人、社会和自然的负面影响不断加深,出现了技术之善与技术异化并存的现象,有可能引发技术困境、社会失范和生态危机等风险,亟需重构技术与“人-自然-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协同性关系。技术哲学伦理学由此出发,从理论反思转向“经验研究”,即从技术的伦理后果批判,转向“技术本身”的伦理结构与德性意向,试图打开“技术黑箱”,探寻技术的内在伦理价值及其发生机制,并取得了技术责任伦理、技术道德性研究以及技术社会学理论等成果。技术德性研究试图在此基础上关注“技术本身”及其德性内容,从源头上克服技术负效应,重塑“技术德性”,拓展技术之善,促进技术和谐发展。 如果把技术看作融合了主客体要素、处理人、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物质手段体系及其运行结果的总和,那么技术就具有了物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等根本属性,并由此通向技术德性。技术的物性要素中蕴涵着伦理意向结构,技术的社会性要素包括了伦理机制、规范与制度德性,主体精神性因素则为技术实践确立了应然性价值目标与超越性的意义世界。同时,如果把“德性”理解为原初意义上的、事物因合于“道”而具有的内在价值属性或禀赋,那么,“技术德性”就是技术系统的内在善恶倾向性及其展现,从直接性上看,它是人的道德意向性在技术设计、开发和应用中的物化与体现,从延续性来看,它是社会优良制度、技术良性控制与管理的成效与结果。技术德性具有自然物性、社会规范性和人性本质力量的根源,其本质体现在技术的储德性、至德性与达德性结构,也就是技术所蕴涵的主体德性意向、所实现的技术伦理效用以及技术运行过程对社会伦理状况的提升与带动作用。 “技术德性”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体现为不同的形态: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生活日用之需与自然合理性成为技术之道的重要内容,规范着技术应用与发展,形成了技术服从和服务于人的基本取向。近代以来,历次技术革命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劳动方式和社会伦理氛围,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为新社会的诞生创造了物质条件。由于时代局限和伦理的滞后性,技术的资本逻辑运作引致的逐利性、技术的规模化发展带来的选择困境和技术“促逼”自然引发的生态危机,成为技术的伴生现象,对技术负效应的批判中蕴涵着技术的人性化价值和社会解放意义。技术困境的超越方向在于重现技术德性的人性本质及社会公益化、生态化内涵,减少技术活动的外部负效应,尊重社会和自然的自身存在价值,实现促进人与自然协同发展。 技术的物性、社会性、主体精神性的内在特征及其结构性要素,塑造了技术德性的基本形态,即技术科学化的理智德性,技术化生存的道德德性以及技术化社会的制度德性,进而为技术德性的建构奠定了基础,规定了方向:技术德性的物性构建在于探索技术规律之“真”、提高社会公益与生态效益、在技术创新中强化技术主体的伦理责任。技术德性的主体性构建在于强化技术个体的德性品质和技术共同体的伦理互动机制。从技术个体德性品质方面看,就是要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技术-社会”网络中处于主动者的地位,发挥技术良知的指导作用,辨别技术善恶,严守伦理规范,提高道德自律意识,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勇于承担道德责任,为维护社会基本伦理价值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从技术共同体的伦理保障机制来看,通过贯彻技术伦理规范,强化职业道德,从而转化为具有内部约束力和认可度的伦理共同体。技术德性的社会性构建途径在于,通过伦理控制、传播与解释、交往与商谈等机制,对技术发展进行前期的评估与预测,在技术过程开展引导与改造,在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与互动,拓展技术共识,优化技术决策,从而提升技术过程的组织化程度与伦理管理水平,为创造普遍性的、更加纯粹的“技术之善”提供条件。 技术德性的形上内涵与超越性方向,在于促进技术德性对意义世界的旨归以及意义世界对技术德性的统摄,从而使技术活动富含道德意义,获得道德解释的正当性,并在不同的技术实践中发挥作用。在生活世界中的技术活动要立足于“德-得-道”的辩证互动,凝聚生活世界的要素与关系;在技术世界中要重视技术伦理规范,发挥技术人工物的德性意向指导功能和伦理意义聚焦作用,成为伦理关系的承载物、伦理要素的中介者和伦理意义的触发点,发挥技术“参天地之化育”的“参育物”伦理功能;在意义世界中要践行技术德性的中道智慧、正义原则和至善精神,使技术深度探索与适度应用相结合,造福功能与社会公平相协调,逐步生成更加纯粹和长效的技术之善,使技术实践活动达到“善”的效果、追求“美”的境界,达到技术与自然环境、生活世界、意义世界诸多要素即关系的“和谐”共融,走向“人-社会-自然”和谐的技术德性实践。
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嬗变
作者:高启光  学位年度:2015-01-01 关键词:戏剧情境 现代主义戏剧 现代主义 嬗变 
描述:现代主义戏剧,作为现代主义的一种文艺形式,在思想层面上受到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贯穿了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的西方剧坛。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标志着现代主义戏剧真正诞生的象征主义,再经历了表现主义、存在主义、心理现实主义以及史诗剧之后,截止到了现代主义戏剧的最后一个流派——荒诞派。在此期间,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流派虽然出现时间较短,但也在现代主义戏剧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本文的研究范围起于具有强烈象征主义色彩的易卜生的《群鬼》,止于荒诞派贝克特的代表作品《等待戈多》。这期间各个流派的戏剧观点均以悖逆传统的现实主义戏剧为主要动机,各自的风格和特点迥异,展现了现代主义戏剧独特的思想基础、美学风貌和表现方式,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现代主义戏剧从人的非理性本质透视生活的真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超越了古典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的表现形式,为西方戏剧的发展探索了一条从未触及的崭新道路。本文拟以戏剧情境理论为切入点,探寻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嬗变。戏剧情境是研究戏剧本体的重要理论,在戏剧艺术创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中外众多戏剧理论家都对其进行过不同侧面的研究。西方现代主义戏剧表现出对以往戏剧传统的反叛和革新,其戏剧情境较之传统的情境表现方式截然不同,体现在现代主义戏剧各流派中更是风格迥异,从整体上来看呈现出一种嬗变的趋势,流派间或互有影响,或从自身角度有所变化,勾连起了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发展脉络。现代主义戏剧情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逐渐演化成为戏剧史长河中的一种标志性代表。以此为突破口来全面审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对西方现代主义戏剧进行研究,对于当下的戏剧创作同样意义重大。全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绪论一章。重点说明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章以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嬗变为主题进行研究的理由有三:一是通过对现代主义戏剧及其流派的戏剧情境特征进行梳理和概括,探寻现代主义戏剧情境嬗变的根源和表现,可以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现代主义戏剧进行重新审视。二是在创作实践和舞台表演领域,多数人对于情境的内涵认识程度不一,这大大削弱了情境设置对于戏剧创作的功能。把握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嬗变,是重新解构现代主义戏剧创作的新方式,对于当下的戏剧创作及未来发展具有实践意义。三是自中国话剧诞生伊始,已有百年的发展历程,但契合时代的佳作屈指可数。对于戏剧情境理论缺乏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可以说是症结之一,因此对于该理论的研究任重而道远。第二部分,用一章即第二章。主要论证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概念及特征。与传统戏剧相比较,现代主义戏剧各流派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段上都风格迥异,均对传统戏剧形态予以否定,都将传统戏剧情境对外部世界的极力审视和营造转移到人自身之中,重在表现内部情境设计对于人物的影响。在戏剧情境的表现上,各流派多少互有承继,均体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通过分析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表现特征,以及先前对于现实主义戏剧情境研究的理论成果加以比较后,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给出如下界定:现代主义戏剧情境是指,在现代主义戏剧中,以非理性、非逻辑戏剧理念为标准,通过一定生活化的叙事手段和反传统的表现方式,挖掘人物内心,展示人物意识,引发观众思考,揭示剧作主旨以反映现代人生存处境的戏剧环境。“一定生活化”体现为现代主义戏剧家的创作虽也立足于表现现实,但同时也赋予了象征、荒诞等色彩,从总体上来讲是不同于传统戏剧情境表现外在世界、重理性和逻辑的特点。第三部分,用七章即第二至第八章。选取七位有重要影响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集中分析论证现代主义戏剧情境创作表现,具体展示其流程中的嬗变。第二章论述象征主义戏剧情境,并以易卜生戏剧为例。象征主义戏剧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各种先进思想相互碰撞下所产生的现代主义戏剧中的第一个戏剧流派。尽管当时现代主义戏剧才刚刚步入雏形,仍是以现实主义为主流戏剧创作,但象征主义的出现给当时西方的戏剧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转变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方式,在戏剧情境的设置上有所变化。易卜生的《群鬼》标志了现代主义戏剧的诞生,他的创作善于创建思考性情境,设置复杂的前史以创造人物情境,探索了戏剧情境的发展。第三章论述表现主义戏剧情境,并以斯特林堡戏剧为例。表现主义的诞生是现代主义戏剧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它将戏剧的表现手法从象征主义所坚守的传统表现方式中解脱了出来,创造出了新的表现形式。表现主义戏剧情境渐渐从象征主义中充满意象的情境设置进一步演变为追求“梦”与“自我”的意识化情境。斯特林堡最具代表性的,是在表现主义框架之下的“梦幻戏剧”。他的作品善用梦境的意象设置丰富多变的戏剧情境,在易卜生的基础上拓展了戏剧情境的表现力。第四章以奥尼尔戏剧为例,论述表现主义戏剧情境的另一种形式。从表现手法上看奥尼尔与斯特林堡的作品虽都同属于表现主义戏剧的范畴,但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在情境的设置方面,他承续了之前象征的表现手法,情境中的意象多少带有象征的含义,但同时又具有干预意识,表现了更多的怪诞情境。奥尼尔的作品擅长探究人的心理状态,他的作品大多构建出一种内向性的、自我化的戏剧情境模式,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表现主义戏剧类型。第五章论述心理现实主义戏剧情境。以契诃夫戏剧为例。心理现实主义戏剧是一种展现人的心理状态的现代主义戏剧,由俄国剧作家契诃夫开创。他在创作中沿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在情境的设置上转而着力去营造人物的心理情境。这是在现代主义戏剧情境展现人物心灵世界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的结果,通过这种变化,消解尖锐的外部冲突,回避外在的戏剧性。他的心理现实主义戏剧代表了19世纪末欧洲心理剧的最高成就。第六章论述“史诗剧场”戏剧情境,以布莱希特戏剧为例。“史诗剧场”又称为叙述体戏剧或叙事剧,由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创立。他转变了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体系,其作品中夹带鲜明的主观态度并努力破除传统戏剧情境所营造充满“幻觉”的戏剧情境。他努力构建“间离”情境,以达到“冷视与思考”的效果,令观众对周遭世界产生辩论的分析和判断,以此去尝试改变世界。“间离”式的戏剧情境设置,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明确的情境展现形式,构成了布莱希特戏剧情境建构的核心。布莱希特戏剧情境中呈现的“陌生化效果”具有跨时代的创造性价值,在现代主义戏剧各流派情境中影响很大。第七章论述存在主义戏剧情境,以萨特戏剧为例。存在主义戏剧重在展现当时的人们对于生存状态的困惑。萨特作为存在主义“境遇剧”的开创者,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创造出一种极端的戏剧情境,表现了人们的生存境遇,展现了其存在主义的“自由”和“选择”思想。他把极限情境作为存在主义戏剧的重要命题,在传统的现实主义的脉络中演变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境遇剧”突破了传统戏剧情境观点,打破了“情境仅仅是为了塑造人物”的观点,每一个情境的意义都不是单一的,在舞台上同时呈现的更是多个情境。第八章论述荒诞派戏剧情境,以贝克特戏剧为例。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标志着荒诞派戏剧的出现。荒诞派戏剧思想来自于对世界的直观体验,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戏剧这一时期的界限,它架构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桥梁。在戏剧情境的设置方面,贝克特继承了布莱希特“史诗剧场”情境的“间离”特点,但要求更为彻底,力图营造荒诞的情境,用直喻手法弱化人物形象塑造、削弱事件的冲突,从而破除戏剧幻觉,并且排斥情感介入。贝克特的创作并没有倒退回早于他之前的传统的感性戏剧模式,而是在前人对于戏剧情境的实践基础上重新开辟了一条真正的具有合乎常态的挖掘内心的道路。第四部分,用一章即第九章。主要阐述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研究与中国话剧发展的关系。19世纪末,“话剧”作为“西方世界的舶来品”以其新锐的姿态进入国人的文化视野,发展至今已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戏剧作品,但在当下同样也遇到了困境。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嬗变研究为今后我国的戏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一是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作为先进的戏剧改革浪潮,对我国的戏剧创作和改革具有参照意义。二是由于国情的差异,我国的戏剧创作和实践又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一面,必须探索既符合我国现状又能适应潮流的戏剧创作模式。三是我国的戏剧改革和创作面临着现代化和民族化的双重历史任务,戏剧情境的设置和应用将是解决好这一矛盾的关键。只有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戏剧观念,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情境的嬗变,立足民族的精神与特色,创建民族化的戏剧情境,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建构有别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中国特色现代话剧。
淡水藻类对磷、铁的协同吸收及增殖过程研究
作者:骆科枢  学位年度:2015-01-01 关键词: 水华  淡水藻种 
描述:近年来,藻华事件越来越频繁的发生,发生在海洋的赤潮及发生在淡水湖泊的水华,其中南黄海海域浒苔绿潮赤潮及武汉东湖水域蓝藻水华影响严重。藻华是由于水环境改变引起的浮游藻类暴发性增殖的异常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最直接的结果。藻华不单单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同时影响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饮用水原水水质,使得产水成本增大、出厂水水质降低、正常生产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人类健康受到威胁。因此研究藻华这一课题具有现实意义。现有的研究表明促使藻华爆发的营养元素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常量元素磷是海洋、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水平的关键限制因素,磷是藻细胞核酸与膜的主要成分,也是三磷酸腺苷(ATP)的基本元素,对藻类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铁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营养盐吸收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浮游植物生长过程中电子传递、氮的吸收利用、氧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必要元素,藻类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对碳和氮的转移与同化作用以及藻细胞内生化组成比率的变化都受铁的影响。本研究重点研究三种常见淡水藻体生对磷、铁的协同吸收及生态响应过程。三种淡水藻种是水华鱼腥藻、小球藻、直链藻,分别属于蓝藻、绿藻、硅藻。为了排除藻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先进行纯藻种实验,研究三种淡水藻种独自对磷、铁的生态响应过程。通过三种淡水藻种的纯藻种实验可以对比不同属种的藻种对磷、铁的响应的异同。在进行纯藻种实验的基础上,考虑藻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自然水体优势藻种形成,进一步展开混合藻种实验,重点研究在优势藻种形成过程中藻类对磷、铁的生态响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藻类对铁的吸收利用的吸附作用明显,在三种藻种的生长过程中均有体现。在铁浓度范围0.14~0.56m g/L内,初始铁浓度的升高不利于水华鱼腥藻吸收磷。磷的平均吸收百分比从Fe=0.14mg/L的91.3%一直下降至Fe= 0.56mg/L的84.0%。初始磷介于0.46mg/L-0.62mg/L时,水华鱼腥藻对磷的吸收利用最充分。环境中的铁元素的提高有利于小球藻对磷吸收量的提高,同时增加环境中磷浓度本身也会促使小球藻对磷元素的吸收,但作用效果小于铁浓度提高的效果。当初始铁大于0.42mg/L时,Fe/P为0.9更有利于小球藻吸收磷元素。初始环境为高磷低铁条件,更有利于直链藻20d藻生物量达到大值。但初始环境为低磷高铁时,却更有利于促使直链藻具有高的磷吸收率。环境中的铁元素的提高有利于直链藻对磷吸收量的提高,同时增加环境中磷浓度本身也会促使直链藻对磷元素的吸收,作用效果与铁浓度提高的效果相当。初始铁磷比对藻吸收磷有着重要的影响,铁磷比对水华鱼腥藻利用磷的影响呈现先正相关后负相关的趋势,但具体极大值所在的Fe/P受初始铁浓度的制约,低铁(0.14-0.28mg/L)浓度范围下Fe/P为0.51,高铁(0.42-0.56mg/L)浓度范围下Fe/P为1.1;铁磷比对小球藻和直链藻利用磷的影响呈现正相关的趋势,随着初始Fe/P的增大,藻对磷的吸收率提高,对环境中磷的吸收消耗更加完全。混合培养条件下,水华鱼腥藻比小球藻和直链藻具有更高的平均生长率,易成为优势藻种。相较小球藻和直链藻,水华鱼腥藻出现增值速率加速的时间节点早,并且具有较高的总平均生长率。20d内磷的消耗量按大到小的排序是水华鱼腥藻小球藻直链藻,吸附吸收铁的快慢排序为直链藻水华鱼腥藻小球藻。铁磷比是一个综合评价铁的促进、毒害作用和磷的限制作用的指示指标,可以为藻华预警技术提供支持。在本实验条件下,Fe/P为0.3时水华鱼腥藻处于高的平均生长率,Fe/P为0.70时小球藻处于高的平均生长率,Fe/P为0.15时直链藻处于高的平均生长率,更快爆发藻华。
贝尔格歌剧《沃采克》的象征手法探究
作者:马淑伟  学位年度:2006-01-01 关键词:象征 贝尔格 沃采克 
描述:《沃采克》是阿尔班·贝尔格第一部用无调性技法写成的歌剧,脚本改编自德国现实主义戏剧先驱毕希纳的同名戏剧。在创作中贝尔格用象征手法着力挖掘戏剧所沉潜的深意,象征作为符号与意义之间的间隔构成了作品的内层空间,避免戏剧意蕴的流失和浅白直露的表达,用这一幽隐的方式曲直现实,使得基于戏剧上的歌剧深化内涵主旨,作为作曲家一以贯之的用法在主导动机、描述性的音乐语言和数字中灌注象征。在贝尔格所处的危机四伏的社会中,仅仅对苦难现实的曲指会使得象征下的内层空间矫情,缺乏感染与感召。社会文化语境无疑应当被理解为作品的外层空间,外层空间使得《沃采克》象征下的内层空间在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得以定位。强调心灵表达的表现主义则成为拓展外层空间的最好方式,《沃采克》中的表现主义是对象征主义的纵深发展,逼视令人窒息的现实社会,将象征主义着力拓展的内层空间与社会语境的外层空间紧密结合,深化了象征的意义与作品的内涵。另外作曲家对音乐本体自指性的强调,则使得作品具有逻辑性的同时与听众搭建了沟通。贝尔格追求先锋并且不抛弃传统,通过克里斯玛特质避免了“失范”状态,将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结合的内外层空间成功的传达给了听众。《沃采克》在象征手法的应用与延伸中成为二十世纪歌剧的典范之作。
符号互动视角下的农村家庭代际情感互动研究:以山东省S县Y村为例
作者:马娟  学位年度:2014-01-01 关键词:代际情感互动 责任伦理 家庭代际关系 符号互动 
描述: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促使我国家庭结构向小型化转变,引发家庭代际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家庭代际情感互动是家庭代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包含亲代的情感诉求与子代的情感回报两部分。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群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日益突出,代际情感互动问题凸显,这些问题就对年轻一代的情感回报提出了新要求,和谐的代际互动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障,支撑着我国家庭养老制度的正常运行。本文以农村家庭代际情感回报和诉求为研究内容,以老年亲代与成年子代家庭为研究对象,运用符号互动论视角,通过S县Y村的案例研究,考察我国目前的农村家庭的代际情感互动状况,并尝试探讨当前的农村家庭情感回报模式。得出结论:本文认为,符号(表情、行为、语言)意义在代际情感互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农村家庭中,子代的回报呈现刚性特点,即非基于情感而是遵从规范的回报;回报成本压力引发代际情感诉求;“责任伦理”是维系代际情感互动的核心要素。针对以上结论,笔者认为两代人如果能正确认知相互的符号意义,则能够促进家庭代际情感互动问题的正向解决,提高亲代晚年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对此笔者运用家庭社会工作实务角度提出以下建议措施:运用“角色互换”技巧开展家庭实务工作;发挥工作者的教育者功能;践行“助人自助”的实务理念,促进亲代“自助”发展;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