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歌剧《沃采克》的象征手法探究

日期:2006.01.01 点击数:

【作者】 马淑伟

【关键词】 象征 贝尔格 沃采克

【导师姓名】陈小兵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06-01-01

【学位授予单位】暂无

【分类号】J832

【录入时间】2017-06-21

【摘要】《沃采克》是阿尔班·贝尔格第一部用无调性技法写成的歌剧,脚本改编自德国现实主义戏剧先驱毕希纳的同名戏剧。在创作中贝尔格用象征手法着力挖掘戏剧所沉潜的深意,象征作为符号与意义之间的间隔构成了作品的内层空间,避免戏剧意蕴的流失和浅白直露的表达,用这一幽隐的方式曲直现实,使得基于戏剧上的歌剧深化内涵主旨,作为作曲家一以贯之的用法在主导动机、描述性的音乐语言和数字中灌注象征。在贝尔格所处的危机四伏的社会中,仅仅对苦难现实的曲指会使得象征下的内层空间矫情,缺乏感染与感召。社会文化语境无疑应当被理解为作品的外层空间,外层空间使得《沃采克》象征下的内层空间在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得以定位。强调心灵表达的表现主义则成为拓展外层空间的最好方式,《沃采克》中的表现主义是对象征主义的纵深发展,逼视令人窒息的现实社会,将象征主义着力拓展的内层空间与社会语境的外层空间紧密结合,深化了象征的意义与作品的内涵。另外作曲家对音乐本体自指性的强调,则使得作品具有逻辑性的同时与听众搭建了沟通。贝尔格追求先锋并且不抛弃传统,通过克里斯玛特质避免了“失范”状态,将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结合的内外层空间成功的传达给了听众。《沃采克》在象征手法的应用与延伸中成为二十世纪歌剧的典范之作。

【外文摘要】暂无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