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医疗卫生事业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

【作者】 郭锋

【关键词】 制度与机制 成效与问题 医疗卫生 国民政府

【导师姓名】谭肇毅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年度】2010-01-01

【学位授予单位】暂无

【分类号】R-09

【录入时间】2017-06-21

【摘要】华夏五千年历史是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是一部多灾多难史。近代中国灾害之多,世罕其匹,几乎无年不灾,无地不灾;加上列强入侵、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满地兵燹、疮痍满目。各种天灾人祸交织在一起,导致瘟疫(尤其是烈性传染病)频繁发生。瘟疫的肆虐,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人口的大量死亡、社会经济的衰败、环境的污染、社会秩序的失范危机等。这一切迫使政府必须重视医疗卫生工作。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医作为“宗教的侍女”也开始大规模的登陆中土。西方医学以其精湛的技术逐步打开中国的市场,促使具有“异质文化”特征的西方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冲突、碰撞、交织在一起。受西医东渐的影响,传统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逐渐动摇。近代西方医学在中国发展是一个“疑忌―接触―试用―对比―信服”的曲折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从无到有、初步发展、最终形成体系的过程。随着西医在中国的深入发展,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走上本土化。清末新政时期,中国政府开始关注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步入民国,政坛诡谲变换、暗潮翻滚、社会危机四伏。在这个畸形变态的社会里,政府无暇顾及医疗卫生事业,由此产生的效果甚微。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家“统一告成”,政府才开始积极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医疗卫生,作为中国社会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有关民生的重要事业。其不仅关于个人疾病死亡,而且影响整个国家的强弱。近代中国瘟疫肆虐频繁、医疗卫生水平低下,民众体质羸弱,死亡率极高,尤其是在乡村,卫生状况令人震惊。中国民众因身体孱弱、超高的疾病率和高位的死亡率被西方列强讽刺为“东亚病夫”。国民政府面对医疗卫生弱势状况,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不得不开展医疗卫生事业。 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重视医疗卫生的建设。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国家政权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被提上日程,成立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卫生行政机构。先后成立了卫生部、中央卫生设施实验处、中央防疫处、全国海港检疫处、中央卫生实验所、西北防疫处、蒙绥防疫处、中央医院、医学教育委员会、助产教育委员会及护士教育委员会等中央卫生管理机构。地方卫生行政方面,逐步形成了省设卫生处、市设卫生局(科)、县设卫生院的三级行政管理部门。中央和地方的卫生行政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医疗卫生行政体系初步形成。 现代医疗卫生行政体系一旦与国家制度进行有效地结合,就可以在医疗卫生事业进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国家各级医疗卫生行政机关的指导下,医疗卫生事业建设迅速开展。在医疗卫生管理制度建设上,首先是医疗机构的设立,在全国各省市设立省属医院、市立医院及传染病院,各县建立卫生院或县立医院,加强了医疗机构作为主体治疗机关的整体实力;其次是以政府颁布的规章制度为载体,通过取缔旧式产婆、考试考核以及医事人员登记等方式,确保了对医事人员的管理;第三是通过对医事机关的登记、统计、调查和医院内部制度的建设等方式,加强了对医事机关的管理,改变了其组织自成系统、互不统属的局面;第四是根据药物市场情况,采取了严加取缔非法流通药品和打击不法药商的措施,效果良好。 医疗卫生人才的多寡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高低的晴雨表,也是医疗卫生政策产生成效大小的决定因素。因此,发展医事教育、培养医疗卫生人才是开展医疗卫生工作的关键。在医事教育方面,首先是通过成立医学教育的行政指导机构、颁布医学教育法规等,建立了现代医学教育体制。其次是医学院校的设立,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我国自办的医学院校,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有较快的发展,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第三是通过医师训练、护士训练、助产士训练及公共卫生人员训练等培训方式,对各类医疗卫生人才进行了专门训练,成为医学院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第四是以各级卫生教育行政机关为指导,通过学校教育和民众教育两种教育方式,逐步完善了医事教育。 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政府通过开展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劳工卫生、妇幼卫生、防疫工作等运动,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首先是在开展环境卫生工作方面,国民政府通过颁布法规、制定改革措施及加强管理工作等方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其次是学校卫生工作方面,通过成立各级学校卫生机构对学生开展健康检查、预防、诊疗、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工作,形成了至上而下、共同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的系统。第三是以妇婴卫生系为行政指导机关,以法规为依托积极开展妇婴卫生工作。在中央指导下,全国各省市普遍开展妇婴卫生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第四是以工业卫生系为开展工厂卫生的指导机关,在劳工卫生法规制度的保障下,积极开展劳工卫生工作,且较前进步很大。第五是以国家防疫机构为基石,通过颁布防疫法规、加强防控治疗传染病、施行海港检疫、积极进行防疫宣传、提倡种痘进行疫病预防等方式,促进了防疫工作的开展。 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创办医疗卫生事业起,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总体上是向前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效。首先是初步建立了现代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医疗卫生事业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次是逐步形成了防治结合的医疗卫生运作机制,促使国家防疫工作走上现代化的轨道。第三是各大烈性瘟疫得到了一定控制,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使城乡居民的健康得到一定保障。国民政府统治初期,虽然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众多问题,暴露出诸如医疗卫生行政管理还不健全稳定,医疗卫生资源依然严重匮乏,盲目追求西医、忽视中医以及重视城市医疗卫生而忽视农村的建设等弊端,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进程,我国医疗卫生的发展水平整体上还比较落后。 以史为鉴是对历史最好的钩沉。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医疗卫生事业的探讨得到有益的启示:医疗卫生事业是有关民生重大问题,它的发展状况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进步有重大关系;医疗卫生事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应当承担起发展医疗卫生的主要责任;在发展医疗卫生过程中,要中西医结合,协调发展、城乡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为我国当前医疗卫生改革提供借鉴。

【外文摘要】暂无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